3月15日,市民劉赫賢來到解放碑一家大型家電賣場,想要挑選一款凈水器。美的、立升、安吉爾、怡口……賣場里各品牌凈水器琳瑯滿目,但劉赫賢卻是越挑越犯暈:“怎么每一個牌子的凈水器,宣稱的凈水技術和材料都是不一樣的,讓人怎么選?”
劉赫賢的感受反映的是目前凈水器市場標準不統一、名稱不規范等問題,讓消費者“搞不懂”。“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:產品功能表述不一致,銷售與售后價格混亂,以及凈水效果不明確。”重慶明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吉斌表示,這既不利于消費者權益的保護,也不利于整個凈水器行業的發展。
改頭換面
同一種濾芯的凈水器差價數千元
近幾年,我國凈水設備市場年增長率接近60%,遠高于整個家電行業0.25%的增速。但同時,各種行業亂象也越發突出。明明是同一種凈水器濾芯,卻可以有好多種名字,且一旦“改頭換面”,價錢也完全不同。
以記者在某家電賣場看到的幾款超濾凈水器為例,其中有標明采用“超凈過濾芯”,也有“復合小分子過濾芯”、“親水智能濾芯”等,這些凈水器價格則從1000多元,到8000多元不等。
“凈水器的價格與濾芯質量有關,但絕對達不到這么大的價差。”重慶威樂士凈水器技術部負責人龍濤指出,上述各種濾芯,實際上都是一種材料:活性炭。
龍濤介紹,市面上絕大部分超濾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和濾芯結構,都大同小異。其主體一般由PP棉濾芯+兩根活性炭濾芯+超濾膜構成。有的凈水器還會附加上后置椰殼活性炭和麥飯石陶粒、小分子堿性濾芯等,但這些對凈水器成本影響不大。
消費誤解
高價凈水器售后不一定貴
更換濾芯,是凈水器必要的售后環節。消費者一般認為,越高價位的凈水器,售后保養費用一定越貴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
還是以超濾凈水器為例,記者了解到,目前市面上各品牌凈水器換濾芯的單次保養費用,從一兩百元到1700元不等。“有的消費者就認為自己花了一萬塊買一臺凈水器,保養一次1000多塊錢應該不算多,但實際上*多只需要花五分之一的錢。”吉斌說,即使更換一條*好的進口濾芯,成本也不過100多元,加上人工費,總費用絕不會超過200元。
龍濤表示,如果要更換超濾膜,成本比更換活性炭濾芯高一些,但就算是**機型,售后總價也絕不會超過500元:“一些商家會反滲透水處理系統針對高端機型,增加無謂的售后頻次,這時消費者也需要判斷,是否有必要進行售后。”
龍濤提醒,根據用戶自家水質差異,更換濾芯和濾膜的時間也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講,當凈水器出水變少、水口感變差,燒水出現水垢時,就應該進行更換了。
標準不一
消費者和銷售者均無所適從
家住渝中區解放西路的謝先生*近很困惑。有一家凈水器廠家銷售人員,到他家檢測原來安裝的其他品牌凈水器,稱原凈水器質量不合格導致細菌超標,推介他換一大號型純水設備個凈水器。而老凈水器廠家人員來檢測后,又稱水質“沒問題”,讓他放心使用。
謝先生想知道的是他家凈水器處理過后的水到底何不合格。而在業內人士看來,不同凈水器品牌間的惡意競爭和其他種種市場亂象,也反映出目前對凈水器處理效果,還欠缺統一的行業標準。
事實上,凈水器市場的各類標準已經非常多。今年全國兩會上,全國人大代表、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云杰就指出,目前相關行業已有推薦性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地方標準以及國外各項標準共29個,但這些標準要么不能覆蓋全種類,要么不是全國統一。
吉斌則認為,必須對各類凈水器的制造和處理標準進行規范,提高進入門檻,推行第三方認證,才有望實現該行業的良性發展。
水處理設備產品 快速導航鏈接>>>反滲透設備| 軟化水設備| 海水淡化設備| 全自動加藥裝置| 變頻供水設備| 中水回用設備| 過濾設備| 直飲水設備| EDI超純水設備| 超純水設備| 超濾設備| 循環水設備